唯有时光与畜博会不可辜负
——在第十四届(2016)中国畜牧业博览会总结会暨第十五届(2017)中国畜牧业博览会策划会上的发言
文章来源: 中国畜牧业杂志社 作者: 张院萍 日期: 2016-10-13 |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叫张院萍,来自《中国畜牧业》杂志社,也是第十四届畜博会的特聘记者。感谢中国畜牧业协会,给我这么一个机会,让我谈一个特聘记者的感受和体会。作为特聘记者,我个人可谓感受良多,既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理念,也还感到自己仍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在第十四届畜博会中,我与另外三个特聘记者——《中国农村》杂志社的曾诗淇,《中国畜牧兽医报》的付梦洋、王眉宇,共同经历了很多新闻事件的报道和活动的落实,从中体会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尤其在畜牧业协会领导的部署和指点下,完成了很多意义深远的报道工作。
自从成为畜博会的特聘记者那天起,我既感到振奋,又感到压力山大,因为畜博会的活动丰富多彩,我们要第一时间报道出去,每个人的任务都很重。按照安排,我们是5月17号到达沈阳。我买了上午九点出发的高铁,没仔细看地点,以为高铁都在北京南站。可是到了北京南站之后,却没在大屏幕上找到我的车次,看了好几次屏幕,脑袋嗡地一下,才知道找错了地点,应该在北京站出发。我急的眼泪都要出来了,赶紧跑过去改签,到达畜博会酒店,已经是夜里七点。在前台报到时,看见中国农村杂志社的曾诗淇、中国畜牧兽医报的付梦洋王眉宇,已经在大堂里采访。她们这种勤奋认真的敬业精神,让我浮躁的心安静下来,决心以她们为榜样,在接下来的报道中,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每天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及时播报最新消息,把畜博会的进展情况,客观、真实地告诉读者,告诉行业,为广大的畜牧业工作者架起信息桥梁,为畜博会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下面我谈一下四点感受。
一、做畜博会历史的记录者,在第一时间冲到现场
5月18日,第十四届畜博会拉开帷幕,本届畜博会使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的8个展馆,中央多功能厅及部分室外区域,共计室内外展览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规划展位近4900个,特装率86%。展会同期5月14~20日,还在沈阳市各大星级酒店以“中国畜牧周”为主题举办畜牧行业相关的大小论坛、技术讲座及活动近百场。
作为畜博会的特聘记者,到5月18日畜博会召开前夕,我跟踪畜博会有一个多月,深深感到,作为目前国内规格最高展会之一,2016畜博会的筹备和举办,真的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以我们报道组为例,一个月前,畜牧业协会就把我们四个特聘记者集中起来开会,于洁秘书长助理、刘强德副秘书长对畜博会宣传提出要求,刘瑞副秘书长对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培训。这使我觉得,作为中国亿万农牧从业者的年度盛会,这背后,是畜博会组织者和相关人员挥洒的无数汗水。白天黑夜,在人们能够看到和看不到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劳作着,为畜博会奉献着。
2016年10月9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的第十四届(2016)中国畜牧业博览会总结会暨第十五届(2017)中国畜牧业博览会策划会在青岛即墨召开
为了把畜博会报道好,我们四个特聘记者的报道任务都很重。“不畏困难,冲锋在前,第一时间,记录下事件的感人篇章!”这是我们《中国畜牧业》对重大事件报道的一贯要求,也是新闻记者的矢志追求。和另外三个特聘记者一样,我也按照自己的任务,争时间,抢速度,记录畜博会的历史。
在畜博会召开的时间里,我们四个特聘记者白天开会,做记录,照相,深入采访,然后就是夜以继日地写稿子。因为畜博会进展怎么样,读者在关注,行业在关注。我们背着沉重的照相设备,克服各种忙乱,奋战在第一线,在第一时间写出现场报道,向行业也向世界展示:畜博会,奏响中国梦的新篇章!
我跟诗淇住一个屋,但两天时间里,我们没说过几句话,因为白天碰不见面,夜里趴在电脑前写稿子,各自忙的团团转。那两天,活动一个接一个,我们走路像赛跑,吃饭像抢食,四个人的眼睛都熬得红肿模糊,身体酸软,但是我们都毫无怨言,恪尽职守,认真负责,因为我们要无悔于畜博会特聘记者这个称号,这是我们的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二、做一支特殊的服务队,把真情挚爱写在畜博会的笑颜里
一流的场馆设施、一流的服务质量、一流的保障措施。每一个工程,都顺利完成,每一个环节,都细心周到;每一个微笑,都发自内心。
场馆内外青春活力的志愿者,他们的服务体贴周到,他们的笑容真诚灿烂,成为畜博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畜博会上摩肩接踵的参观者,秩序井然。他们领略畜博会的自身魅力,展位的丰富多彩,他们拿出相机记录这一盛会,老人和孩子对着镜头开怀笑着。
畜博会借鉴了国内外知名展会办会经验,又创造性地收获了宝贵的“协会”经验:多部门的高效协同配合,创新基层基础、社会管理创新,高规格安保与便民关系的合理处理……这些,都在行业创造了经验,有的已形成为制度和长效机制。
这些是畜博会给我的感受,面对畜博会组委会对参展商深沉的爱,我们四个特聘记者,也没有把自己仅仅当成历史的记录者,而是既当记者又当救急员,哪里需要人手,需要出力,我们就第一时间,拿起笔和镜头,加入救急行列。拿我自己来说,除了之前安排的任务之外,畜博会上,又临时采访了四家企业,一个活动。这是我们用爱心与热情写就的另一种文章,也是畜博会的氛围和情怀,给我们的另一种收获。
三、全景记录,深入思考,力争用优秀的作品推动畜博会
我是第一次参加畜博会报道,并第一次以特聘记者身份参加,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少见的考验;并且觉得,对我们四个特聘记者来说,也是一场规模浩大的新闻战。
因为我们四个人只要一见面,就是讨论怎样写好报道,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愿望和责任感,使我们记录下畜博会上一则则感人的故事,捕捉到一个个美好的瞬间。
纵观畜博会重点活动安排,来宾规格和层次、展览面积、场地接待人数,贸易投资项目质量和数量,国内外影响力和服务水平及组织能力,这些畜博会基本要素,均有充分理由得出结论:畜博会跨入了国内一流展会的行列。
我们不知疲倦地采访、拍摄,为的就是第一时间把畜博会进展情况,真实地展现在公众面前,传递给外界的人们,展现畜博会精彩纷呈、云蒸霞蔚的精神风貌。
在我眼里,一切都是可报道的新闻,一切都是可记录的历史,我不会考虑拍这个不拍那个,我不是在创作,而是在记录……
记录,在这一时间,成为我们四个特聘记者的共同行动和使命。
于是,在我们的报道中,一切都带有“原生态”的质朴风貌,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都来关注畜博会,感受务实创新的力量,展现一个一流大会的的公信与责任。我们杂志社的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一般每天有五千多的点击量,但畜博会那两天,一下子多了500多次。这使我感受到,这次报道打开了我们专题报道新的一页,媒体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功能得到了充分体现,我尤其感到,行业利益的体现、行业形象的塑造与媒体的关联是如此紧密。
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重要推手,其采写的每一则新闻背后,无不凝结着记者的深深思考。有些新闻虽然只有几百字,但却凝练出一个宏大的主题:媒体全心全意为行业服务的宗旨在任何时候都不曾改变。畜博会结束后,我们执行社长唐国策又主持召开了总结会,除了我之外,还有几个营销部的人员参加,大家都对畜博会给予了高度评价,觉得畜博会与其他展会一样的是,高端大气;不一样的是舒适二字。
畜博会两天时间里,我们四个特聘记者以最大的努力,写了几十篇的稿子,全方位、立体化诠释了畜博会成为行业一流盛会的密码,也回答了媒体忠实履行宣传使命的时代命题。
四、报道畜博会,提升自己,在畜博会中成长,在报道中成熟
会后,我在中国畜牧业信息网的畜博会专题浏览了一下,看到我们四个人两天时间里,大约写了四十篇的稿子,对我们来说,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不仅考验着我们特聘记者的速度,还考验着我们的责任与担当。在撰写这些新闻报道的同时,我也深刻地感受到,协会领导给予我们的支持和帮助。比如说我,因为受到个人能力的限制,在一些报道中我也经常漏洞百出,负责审核的刘瑞老师都给予了指正与沟通,刘强德副秘书长对一些稿件也及时提出修改建议。如果没有协会领导的把关,就不会有导向正确、主题鲜明的报道。
在报道中,我自己写了十三篇稿子,其他三个记者团结互助、同甘共苦的高尚品格;恪尽职守、忘我工作的道德品质;不怕疲劳、连续奋战的精神给了我激励,她们有深度、有看头的报道,体现了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中国农村杂志社曾诗淇的《畜博会滴滴:展会服务升级的标志》;中国畜牧兽医报王眉宇的《协会搭平台 媒体团专访 共展畜博会风采》;付梦洋的《双优颁奖礼 优秀草企竞相绽放》等。畜博会,让我们四个特聘记者,又一次开启了思考行业的闸门。
虽然任务重,时间短,工作很累,但我们累并快乐着,因为我们在采访和写稿中,体会到了畜博会精神,畜博会精神就是付出智慧、付出努力、付出激情,收获自信、收获快乐、收获经验。在筹备和举办畜博会的过程中,“畜博会精神”大绽光彩,同时也让“专业、高效、可靠”的精神一次次凝炼,内涵一再提升,成为畜博会留给行业、更是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对于我来说,我感谢这样的历练和洗礼,这也是我们四个特聘记者拼命工作的精神动力。我们都认为,参加第十四届畜博会,使我们的新闻生涯有了一段弥足珍贵的经历。通过参加畜博会报道,作为见证者和参与者,思想情感得到了极大的升华,能力得到提高。
感动常在,奋斗不息。畜博会体现了海纳百川的胸怀,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学习吸纳中锻造更加开放的理念,在交流碰撞中催生更加开放的心态,展示了协会开放、自信、和谐、进步的新形象,捧读畜博会这本教科书,我本人也从中增强了组织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并从中对报道大型活动新闻和现场纪实有了很多的体会,增强了写作能力,对新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感谢畜博会给了我这样的参与和学习机会。感谢没有提到名字的畜博会组委会的其他人员,他们披星戴月,不辞辛苦,为我们做好宣传,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汗水。他们也是畜博会的真心英雄。
今天,我们在这儿举行第十四届畜博会的总结会和下一届的策划会议,来之前,执行社长唐国策专门找我谈话,说:协会领导对我们这么重视,一定要认真总结在畜博会中的成长和收获,为下一届的宣传工作,创造更加良好的舆论环境。我们《中国畜牧业》杂志社创刊于1993年,二十多年来,中国畜牧业协会一直给予我们大力的关怀与帮助,才使我们这棵小树,一步步成长为行业期刊的领头羊,现在据中国知网统计,《中国畜牧业》杂志的个人读者,已遍及17个国家和地区。杂志在稳步发展的同时,网站——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微信号——中国畜牧业也蓬勃发展,成为并驾齐驱的三辆马车。成为农业部在畜牧、兽医、饲料、奶业、草业、加工业等行业通报政策法规、指导基层工作、推广科技成果、交流行业经验、联系行业职工、树立行业新风的重要宣传阵地。同时,我们杂志也凭借自身的优势,红红火火地做过多项活动,刚刚过去的9月,刚刚在青岛举办了中国健康养殖工程暨首届中国健康养殖高峰论坛,有一千多人参加,取得了巨大成功;由杂志社主办的中法猪业高峰论坛,已连续举办两届,第三届也马上于15号在北京召开;目前正在进行的是原创网络直播秀“带路英雄”,风格类似舌尖上的中国,目的是发扬一带一路的精神,利用当下最热门的网络直播形式,把各地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和有特色的农产品推上市场,满足大众味蕾的同时造福百姓。
在这个难得的机会,我代表杂志社,对中国畜牧业协会多年来的关怀、对在座的各位多年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国畜牧业》杂志社愿与大家精诚合作,像畜博会那样,坚持锐意改革的进取精神,秉承扎实稳健的工作作风,强化与时俱进的竞争理念,开拓个性鲜明的创新风格,真诚服务“行业”,为畜博会发展、畜牧业发展,营造和谐舆论环境,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谢谢大家,谢谢让我成长的畜博会!
中国畜牧业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12号阳光大厦306室 邮编:100044 电话: 010-88388699 传真:010-83888797
设计、程序:中国畜牧业协会信息中心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2300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