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风气之先的北京“7+1”高科技饲料企业联合体
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 记者
记者: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2004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的直播现场。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北京“7+1”高科技饲料企业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请来的嘉宾是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所长蔡辉益博士。蔡所长,你好,欢迎你来“2004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直播现场做客。
蔡所长:大家好!
记者:联合体这支联合舰队是在去年10月31日才启航的,不少观众知之不详,蔡所长,您先给观众们介绍一下这支联合舰队的情况?
蔡所长:好的。鉴于未来3—5年,随着关贸总协定条款的逐步兑现,中国饲料行业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场大规模的革命必将展开,联合、兼并不断,资源将重新分配;鉴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经济增长因素中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重要性在日益下降,而技术进步促进生产率不断提高,其重要性持续上升,企业在科技研究与开发上的投入不断加大已成为必然趋势。鉴于各成员企业对中国饲料工业现状和长远发展战略的共同认识与理解,以及追求成长与成功的强烈愿望。2003年10月31日由中国农科院饲料所牵头,北京大北农集团、北京资源集团、北京德佳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元禾丰牧业有限公司、北京伟嘉集团、北京九州大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挑战集团七家高新技术饲料企业共同响应发起的企业联合研发平台构建会议在京召开。这次会议是一个标志性的会议,为高科技饲料企业间的联合走出了开创性的一步。
此后,联合体一致通过了《北京高科技饲料企业联合宣言》。同时通过的还有《企业家俱乐部章程》,这一章程是俱乐部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北京“7+1”高科技饲料企业联合体已经走向规范化运作轨道。根据章程,我们还建立了常务机构——企业家俱乐部秘书处,专门负责俱乐部活动的联络、组织等工作。
记者:为什么要参加“2004中国畜牧业交易会”?
蔡所长:这次交易会是全国性的综合性的大型畜牧展会,一是可以展示联合体成员一年来的工作,二是可以更好了解饲料(畜牧)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发展动向、新技术开发与运用、新的市场信息等,三是为了会见老朋友,结识新朋友。
记者:怎么想到要统一参展?
蔡所长:这是联合体统一对外宣传的需要,通过集体展示形象,确立北京高科技饲料企业7+1联合体在行业的地位,提升各成员企业总裁在饲料行业中的地位,提高其所在企业的品牌形象,使所有成员企业受益。
统一参加大型畜牧展览会甚至参与主办大型畜牧展览会,是联合体实施资源共享计划中的重要一部分,联合体今后还将继续有针对性地集体展示形象。
记者:联合是为了集成优势,联合体有什么优势?
蔡所长:“7+1”中的“1”――中国农科院饲料所有很强的科研实力,是饲料科研领域的国家队;而“7”都是饲料行业内著名的高科技饲料企业。
指头握成拳头才更有力。“7+1”联合体的优势就在这。具体的讲,首先是研发更有效率,会减少重复研发,研发和生产的结合也更紧密,科研成果的转化也会更快,企业的研发成本会降低。其次是可以进行联合采购,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第三可以共享人力资源。第四是可以对内部资源共享,比如大北农培训基地和养殖基地、资源集团的生猪屠宰基地、统一聘请法律顾问、统一参加国际和国内的大型展会。第五是能共享企业间的经营经验。第六是通过用一个声音说话,能增强在业内的话语权,换取到更多的资源。
记者:中国人的合作难是出名的,联合体中的很多企业本来就是竞争对手,联合体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有什么心得?
蔡所长:你提的这个问题比较尖锐啊(笑),我们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我们采取的措施是“以科技为纽带,使7+1联合体紧密联系在一起”。以点带面,先从容易合作的方面着手,比如合作建立饲料原料基础数据库,进行联合采购,共享人力资源,统一参加展会,共同组织研讨会等共性问题。
我们还制定并通过了《北京高科技饲料企业联合宣言》和《企业家俱乐部章程》,为联合体的有效运转提供了制度保证。同时,联合体建立了常务机构——企业家俱乐部秘书处,专门负责俱乐部活动的联络、组织等工作。
人以信立身,企业亦然。“7+1”联合体的成员都是行业内的优秀者,我相信,合作难不会是我们的问题。
记者:一年来,从无到有,联合体之名现在给我的感觉是如雷灌耳,原因何在(笑)?
蔡所长:很多朋友也告诉过我有这样的感觉,我认为,这应归功于这一年来联合体卓有成效的工作。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行业内朋友们的支持,十分感谢这些朋友们!
记者:这一年来,联合体都做了什么工作?
蔡所长: 启动了以原料基础数据库的建立标志的共性技术研究工作。
个性技术进入实质运转阶段:从品牌、服务、委托研究项目和成果转化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个性技术合作,饲料所将根据企业不同的要求确定不同的合作内容,并付诸实施。
共同进行了项目申报:发挥联合的整体优势,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体系和模式的建立项目、无公害产业化龙头项目、成果中式与推广技术项目和地方政府科技产业化项目。
联合体统一对外宣传策划开始,围绕“北京、科技、规模”概念,进行了多次集体形象展示:比如上海的国际畜牧展览会,还有这次的中国畜牧交易会。较好的宣传了联合体,提升了联合体的知名度和成员的形象。
启动添加剂上游企业联合体配套工作。
统一组织了管理、技术、采购等方面的论坛和培训。
采购联盟成立,并且正常运转,而且带来效益。
联合体网络开通:建立了联合体内部运行的管理软件系统,通过这一管理信息系统发布相关信息,如:科技成果动态;不合格供应商名单;有不良业绩(或犯罪)记录的聘用人员名单公布等等。
记者:联合体对行业的意义何在?
蔡所长:现在是信息时代,合作、双赢、快速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加之饲料行业正处于整合期,为了有效整合资源,更好维护企业的利益,和推进饲料行业整合的进程,我们筹划、成立了联合体。致力于为行业摸索出一条高科技饲料企业联合发展道路。
近年来,原料价格飞涨,饲料企业面对原料商时常常觉得很无力,通过联合体,我们可以给其他的饲料企业鲜活的体验,只有改变单兵作战的格局,企业才能在和上游原料商的对话中有更多的话语权。
对“7+1”的成员而言,联合体实际上是经营理念的重要创新。我们以前卖产品给客户,我们是老大,后来认识到客户才是老大,后来又认识到客户应该是合作伙伴,后来又认识到,员工也应该是客户,但现在我们认识到,竞争对手也应该和能是合作伙伴!企业经营,我们认为,只有站的高,才能看的远,才可能走的远。
同时,联合体还能促进饲料科研和生产的紧密结合,提高饲料科研成果向生产的转换率,为行业摸索出了一套科研和生产结合的有效模式。
记者:据我们了解,联合体正在申报共性技术项目,蔡所长可以透露一下吗(笑)?
蔡所长:给你们可以透露(笑)。目前联合体正在申报的共性技术项目有五个:一是申请成立全国饲料工业协会经济与管理专业委员会;二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体系和模式的建立;三是无公害产业化龙头项目(技术产业化项目);四是成果中式与推广技术项目;五是地方(西北)政府科技产业化项目争取。这也是联合体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记者:蔡所长,最后再提一个问题,请您给观众展望一下联合体的前景(笑)?
蔡所长:在我们规划里,有三点:一是成功为行业摸索出一条高科技饲料企业联合发展道路;二是为行业摸索出一套科研和生产结合的有效模式;三是“7+1”联合体的成员获得快速发展。“7+1”联合体的成员都是我国饲料行业的优秀成员,我相信我们能达成我们的目标。同时我也相信,在我们之后,业内会有更多的联合体出现。
记者:有你们这样的开风气之先者,是行业之福。相信在你们的努力下,目标一定会实现。
蔡所长:谢谢!
(握手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