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之生态振兴:我国耕地生态问题分析 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原发表日期:2022-09-16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作者:孔祥斌

原发表日期:2022-09-16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孔祥斌

目前我国耕地资源面临五大生态问题。

 

氮、磷和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突破安全边界。目前,我国成为世界化肥农药用量最多的国家,氮肥施用量占全球33%,磷肥施用量占全球36%,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达440公斤,农药施用量达14公斤/公顷。氮肥和磷肥过量使用,导致氮、磷流失严重。2018年氮、磷流失量分别为821.4万吨、213.8万吨,远超我国氮、磷安全边界48.57万吨和16.19万吨。
 

我国耕地生态问题分析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黄淮海平原地下水超采严重影响当地发展。我国北方地区,全国20%的水资源需灌溉60%的耕地,引起地下水超采,超采面积近30万平方千米,超采量约170亿立方米。黄淮海平原是我国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区域。研究表明浅层地下水以0.46±0.37米/年、深层地下水以1.14±0.58米/年的速度下降。黄淮海平原灌溉量减少20%至40%,会造成小麦产量减少8.64%至12.36%,玉米产量减少2.30%至3.11%。

 

东北黑土地退化动摇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东北黑土地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最大的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但是耕地重心北移和高强度的利用方式加剧东北黑土地退化,导致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黑土耕层平均厚度已由开垦前80至100厘米下降为20至30厘米。近60年黑土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了1/3,部分地区下降了50%。东北黑土地是我国旱地土壤有机碳唯一下降的地区,每10年下降0.6至1.4斤/公斤。与自然黑土相比,开垦20年、40年、80年的耕地土壤0至30厘米土层土壤容重分别增加7.59%、34.18%和59.49%,田间持水量分别下降10.74%、27.38%和53.90%。

 

西北白色薄膜污染严重阻碍农作物生产发育。我国地膜使用量由1994年的42.63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238.9万吨,年均增长7.27%,覆盖我国耕地面积66万公顷以上,但薄膜回收率大约在60%,导致薄膜残留十分严重,残留地膜会影响土壤的吸湿性,阻碍农田土壤水分的运动,同时也会严重抑制农作物生长发育。

 

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着百姓的饮食安全。2014年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全国土壤总点位超标率为16.1%,远高于20世纪80年代农田土壤污染率约5%的水平。

 

国内外有许多耕地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以色列以科技为核心的耕地保护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减少生态风险。修建完善的国家输水系统,并有先进的海水淡化技术;使用滴灌与污水回用技术,克服了畦灌和淋灌造成的土壤板结,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收集雨水技术,减少土壤侵蚀,仅此一项技术就可以使每公顷小麦产量提高500公斤。

 

荷兰通过完善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和技术型家庭农场使其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荷兰有完善的城乡土地利用规划,通过统筹城乡发展,防止城市化对农业用地的大规模侵蚀;建立国家土地储备机构,通过土地收购,进行土地整治,整备后的土地主要通过长期租赁的方式供给农业生产者,用于集中机械化耕作。

 

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值得借鉴,桑基鱼塘较好地发挥水陆交互作用与边缘效应,协调种养间的经济与生态效益,是一种可持续生态农业的典范。现代农业中,吉林梨树的保护性耕作,通过科研院所重点参与、合作社为载体、政府和企业协同保护性耕作模式,提升了耕地土壤质量。广西龙州“小块并大块”等耕地规模化方式,通过权属调整,将细碎化耕地归并整治,一定程度上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推进了规模化经营,减少了农药化肥的投入。

 

结合国内外经验,建议采取如下措施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第一,通过耕地保护,实现耕地空间格局优化和生产与生态协同。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保护耕地就是保护生态的理念,促进耕地红线与生态红线共融。科学评价耕地空间分布,根据各区域耕地分布总体特征,优化耕地空间格局,实现耕地空间的严格管控。进行耕地保护生态治理,调整农作物生产布局,控制利用强度。对已经出现生态问题的耕地,要进行合理休耕轮作;对自然条件较差的边际土地,进行有序退耕;对污染的耕地,要进行污染治理。

 

第二,通过产权调整,实现耕地资源高效利用。探索不同耕地产权调整模式,通过“一社一田”“小块并大块”“一户一田”与“一组一田”等耕地规模化方式,以及地方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实现权属调整、土地流转、土地整治工程的有机衔接,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建设新型生产单元,达到耕地平整、集中连片、农田基础设施完善、地力提升的综合目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耕地利用效率,降低生态风险。

 

第三,创新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治理机制。构建“纵横结合”耕地多功能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粮食生产生态补贴,进一步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绿色管控,考核良田良种的生态成效,对耕地利用成效较好的经营者进行附加补贴、对耕地保护成效较好的地方政府进行建设用地指标奖励,鼓励农民进行绿色生产,激发农民和地方政府耕地生态保护动力,稳步落实国家“一控两减三基本”污染防治目标。

 

同时,构建多元主体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机制。充分激活农民等微观经营主体耕地保护动力,通过土地发展权补偿、粮食生产补贴和生态补偿等,提高耕地经营主体的经济效益。

 

作者:孔祥斌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