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亮眼 创新动能澎湃--2020年双创周观察

原发表日期:2020-10-21来源:中国科技网

原发表日期:2020-10-21

来源:中国科技网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题:科技成果亮眼 创新动能澎湃——2020年双创周观察

新华社记者温竞华、董瑞丰、朱涵

双创由“众”而积厚成势,因“创”而破茧成蝶。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正在全国各地开展,本届双创周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示我国创新创业的新进展新成效。

特殊之年的双创周,有哪些新亮点?

  创新引领创业 “黑科技”“高精尖”频亮相

一块正在发电的电池竟可以被任意掰弯、拉伸,而电风扇依然正常运转——一款柔性可拉伸的电池亮相2020年双创周云展览,基于这项技术,研发公司推出了可水洗导线、可折叠紫外线消毒包等产品。

“未来,柔性可拉伸技术还可应用于医疗健康、美容、机器人等多领域。”嘉兴极展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蕾说。

2020年双创周云展览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企业带来了百余项异彩纷呈的创新成果。手术机器人“鲁班”是中国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医生在离开辐射环境的操控室操作端操纵手杆,即可远程操控“鲁班”精确实施对患者血管的造影手术。

支持一键招车的5G无人驾驶公交车,解决视障人群出行难题的智能手机辅助导盲系统,在肿瘤治疗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滴液式PCR检测系统……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科技力量的加持。

2019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支出达2.17万亿元,占GDP比重2.19%;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9.5%,整体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5.1万家。科技创新创业日益成为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数字经济赋能双创 新业态竞相迸发

“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技术发展为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有效助力大众创业创新。”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张延川说。

智能送餐机器人、线上直播展会、网络课堂、新零售……疫情给经济带来冲击的同时,也让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加速普及,一批新业态驶入发展快车道,赋能双创转型升级。

今年6月,美团大学发布“新职人成长计划”。灵活多元的新业态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不断催生新职业,宠物摄影师、密室设计师、电竞顾问等新职业的蓬勃发展见证经济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更多新业态新职业的诞生成长。

自今年4月底启动以来,苏州通过挖掘姑苏文化IP并与新技术融合,在姑苏老城打造沉浸式网红集市,带动周边商家营业额恢复到疫情前高峰期的70%-80%,成为助推疫情后夜间经济加快发展的新标杆。

随着双创迈向纵深,中小微企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大企业也在通过双创汇聚各方资源加速升级。

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海创汇,是海尔集团打造的加速器平台,已成功孵化出3家上市公司、5家独角兽、23家瞪羚企业,平台创业成功率超过50%。“大企业开放资源赋能中小企业成长,中小企业也为大企业提供了创新技术和发展活力。两者相互加速,海尔自身也实现了迭代和升级,生态收入增长50%以上。”海创汇总经理刘长文说。

  双创热土加速拓展 创业生态日臻优化

“上午设计图纸,下午就能从加工厂拿到设计的样品。深圳的高效深深吸引了我。”2015年,从事机械臂研发的刘培超在深圳创办了越疆科技。他在双创周“创客之夜”活动上说,深圳拥有完善的供应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扶持也让深圳的创业环境更加完善。企业从最初的5人团队发展到目前300多人规模,获得机器人领域自主知识产权567项。

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说,未来将在深圳重点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支持深圳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创新平台。

刘培超的经历,是无数扎根深圳的创业者的缩影。而一直走在全国创新前列的深圳,又昭示着中国双创的未来。

在黑龙江,黑龙江大学学生科技文化创业园将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融入学生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践,300余支创新创业团队与企业在创业园成长,带动千余名学生就业。

在云南,今年以来,各项减税降费和援企稳岗政策千方百计保护市场主体,今年1月至8月,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长6.1%,市场主体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在北京,约20万家创业服务企业、近2万名天使投资人、670多家创投机构形成“要素聚合、主体协同、文化融合、环境友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的《2020年中国创业孵化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创业孵化载体达13206家,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人数达449.9万人,创业带动就业能力持续增强,在孵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科技部秘书长苗少波表示,要进一步打造有利于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多渠道促进创业就业,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参与记者:林碧锋、盖博铭、关桂峰、马剑)

 

Copyright@2003 CAAA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畜牧业协会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2300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