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兔用基因工程灭活疫苗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诞生

原发表日期:2017-03-24来源: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原发表日期:2017-03-24

来源: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近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兔病学科团队在兔病疫苗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其研发的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BAC-VP60株)获得国家新兽药一类注册证书([2017]新兽药证字06号)。这是我国第一个兔用基因工程疫苗,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政府许可针对兔瘟的亚单位疫苗。

     兔瘟是一种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急性、烈性传染病,死亡率可达90%以上,一直是兔业生产的巨大威胁。到目前为止,兔出血症病毒不能在其它活体或细胞上进行繁殖,而国内外主要使用组织灭活疫苗来预防兔瘟。但组织灭活疫苗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兔出血症病毒注射给敏感家兔来制备抗原和疫苗,工艺繁琐,始终存在生物安全风险,而且敏感兔数量很少,严重地影响了疫苗的正常生产。

     2007年以来,在农业部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和江苏省自主创新等项目的大力资助下,团队克服重重技术障碍,不断寻找和调整试验方案,经过8年多的连续攻关,最终通过分子生物技术构建重组病毒,确立了在昆虫细胞中表达兔出血症病毒保护性抗原来制备疫苗的关键技术路径。实地临床试验表明:该疫苗对家兔的保护率为100%,免疫有效期达7个月,保存期长达24个月。

     该疫苗的研制成功,被认为是兔瘟疫苗生产一次质的飞跃。与传统疫苗相比,该疫苗生产技术具有多项原创性:一是用细胞生产疫苗抗原,不受敏感动物限制,有利于质量控制和大规模生产,实现了用体外细胞培养兔出血症病毒抗原的重大技术突破;二是不使用强毒生产疫苗,不存在扩散强毒的危险,生物安全性显著提高。这一技术体系也可应用于其它动物疾病新型疫苗的研究及生产。

     兔出血症病毒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BAC-VP60株)于2017年2月获得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这也是2010年以来农业部批准的少数几个一类新生物制品之一。该疫苗的研究成功,终结了预防兔瘟必须依赖敏感家兔的历史,必将取代传统组织灭活疫苗的生产技术,为我国兔业健康稳定发展作出切实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