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el农产品解读:《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政策解读,明确生猪产业转型未来方向(20250409)
原发表日期:2025-04-09
来源:Mysteel农产品
4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明确提出 “到2035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作为农业产业链中市场规模超万亿的核心板块,生猪产业既是保障 “菜篮子” 的民生工程,也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指标。在耕地资源约束趋紧、美国关税政策施压、环保压力加剧的多重挑战下,规划为生猪养殖业勾勒出清晰的破局路径,重构行业未来十年的发展逻辑。
一、规模化与种业双轮驱动:破解 “大而不强” 的产业痛点
中国生猪产业常年稳居全球首位,2024 年出栏量达 7.03 亿头,占全球总量的 54%。然而,“量”的优势背后,深层矛盾亟待破解:能繁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PSY)仅为欧美国家的 70%,疫病防控依赖传统人力,智能化设备渗透率不足 15%;饲料原料对外依存度高,大豆进口占比超 80%,国际供应链波动直接推高养殖成本;中小散户占比超 60%,“猪周期”风险抵御能力薄弱。
《规划》直击产业痛点,以 “推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纲领,通过政策引导加速规模化转型: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鼓励联户经营、联耕联种,推动养殖集约化水平提升。数据显示,2023 年全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已达 62%,预计 2027 年将突破 70%,龙头企业在用地审批、环保补贴、金融支持等方面的资源获取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在种业 “卡脖子” 领域,《规划》强调 “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明确支持建设南繁硅谷等国家级育制种基地,推进基因编辑、分子育种等生物育种技术产业化应用。目前,国内头部育种企业已启动 “华系种猪” 培育工程,目标在 10 年内将种猪核心性能(如瘦肉率、料肉比)提升 15%-20%,逐步降低对美系、丹系种源的依赖。种业振兴行动不仅加速淘汰低效产能,更将推动生猪产业从 “引种 - 扩繁” 的传统模式向 “自主创新” 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跨越。
二、饲料革命:构建多元替代体系破解进口依赖
规划虽未直接提及 “大豆”,但通过 “饲用豆粕减量替代” 与 “木本粮油发展” 双轨并行,系统性降低对进口大豆的结构性依赖。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2024 年进口量突破 1 亿吨,其中 60% 来自巴西,美国关税政策与南美供应链波动直接加剧养殖成本风险。
在饲料端,《规划》提出 “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通过添加合成氨基酸、酶制剂等营养素,在保证生猪生长性能的前提下,将豆粕添加比例从 20% 降至 15% 以下。据农业农村部测算,该技术全面推广后,每年可减少豆粕需求 3000 万吨,相当于节约 1.2 亿亩耕地。同时,“挖掘油菜、花生生产潜力” 的配套政策已进入落地阶段,2025 年油菜种植面积预计达 1.2 亿亩,可产油 600 万吨,相当于替代 2000 万吨大豆榨油量,同步带动菜粕、棉粕等杂粕在饲料中的应用比例提升。
在资源端,“发展木本粮油” 战略开辟新路径:到 2035 年,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种植面积将达 2 亿亩,年产油 500 万吨,形成 “树上油库”。这一布局不仅缓解耕地压力,更通过 “粮油 - 饲料” 资源的跨产业调配,构建起 “多元供给、风险可控” 的饲料粮体系。
三、绿色转型:从 “污染焦点” 到 “生态节点” 的价值重构
中国互联网环境中 “谈养猪场色变” 的现象,折射出公众对养殖污染的深切担忧。《规划》以 “农业用水总量控制” 和 “面源污染防治” 为抓手,推动生猪产业从 “环境负担” 向 “生态循环” 转型。
在源头治理层面,政策要求养殖场推广干清粪工艺、雨污分流系统,从源头减少 60% 以上污水产生;在末端利用环节,“猪 - 沼 - 粮”“异位发酵床” 等模式加速普及,湖北某百万头猪场通过沼气发电满足全场 40% 用电需求,沼液还田使周边农田化肥用量减少 40%,实现 “污染治理 - 能源转化 - 土壤改良” 闭环。这种转型不仅破解 “养猪必污染” 的刻板印象,更创造新的价值空间:粪污资源化利用催生有机肥、生物天然气等新兴产业,部分规模化猪场通过碳汇交易、有机肥销售实现治污成本全覆盖。未来,随着小农户生态养殖补贴、第三方治污服务等政策落地,“干净养猪” 将从龙头企业示范走向全行业普及。
结语:在变革中迈向 “养猪强国”
《规划》的核心突破在于:以制度创新破解资源约束(如耕地、淡水、进口依赖),以技术革命重塑产业形态(如智能养殖、生物育种、低碳工艺),以利益共享激活微观主体(如小农户融入产业链)。当“藏粮于技” 替代“藏粮于地”,当“绿色溢价”覆盖“生态成本”,中国生猪产业将完成从“量的积累” 到“质的跃迁”的蜕变。
未来十年,行业将面临关键考验:能否在 10 年内实现种源自主率超 90%、饲料转化效率提升 15%、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 85%?能否在规模化与小农户利益之间找到平衡,让产业升级成果惠及更多经营主体?正如规划所强调:“农业强国的答案不在文件里,而在田间地头和猪舍栏位之间。” 唯有抓住技术革命窗口期,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中国才能从 “养猪大国” 迈向 “养猪强国”,为农业强国建设筑牢核心支撑。
点击跳转《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 年)》 原文链接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版权归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钢联)所有,受我的钢联委托,在此声明禁止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违法转载或使用,否则将会受到法律追究。如有合作意向,请联系我的钢联,网址:https://www.myste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