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el农产品解读:猪价难言乐观 供需难以制衡(20250213)
原发表日期:2025-02-13
来源:Mysteel农产品
【导语】生猪市场迎来开年首波“寒潮”,生猪市场正经历着剧烈的波动,供需失衡、成本高企、市场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交织,使得行业前景难言乐观。
饲料成本高企,养殖利润承压
玉米、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直接推高了养殖成本。2025年,饲料成本的高位运行将继续挤压养殖户的利润空间,尤其是中小型养殖户,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为了应对成本压力,养殖户需要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提高饲料利用率、开发替代原料等方式来降低成本。饲料成本的上升已成为压垮部分养殖户的“最后一根稻草”,尤其是那些无法有效控制成本的养殖场。
截止2月13日,全国玉米周度均价2151元/吨,较上周上涨21元/吨。分地区来看,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上涨明显,基层售粮意向仍显一般,贸易商存货积极性略有所提高,深加工持续上调收购价格刺激到货量。
同时豆粕的国内现货价格冲高后快速回落,沿海主流区域豆粕价格在3370-3530元/吨,环比上周上涨20-130元/吨;本周沿海周均价在3460-3630元/吨,全国周均价在3532元/吨,环比上涨134元/吨。
市场波动剧烈,供需失衡
自2025年起始,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在15.77元/公斤,猪价先涨后跌再涨,月上旬市场猪源流通虽未显拥挤但元旦假期后市场需求跟进不足,猪价涨后下滑;直到1月下旬的全国均价在15.30元/公斤时又随着年底南方务工人员返乡放假增多,消费下滑,北方年前备货开启、屠企宰量订单量齐增而刺激猪价并在月底大幅走高。而进入二月份以后,随规模企业陆续复工,集团出栏节奏恢复,市场消费仍处于对春节期间囤货的消耗阶段,新增消费需求不足,市场仍处于供强需弱的态势。至此全国猪价已是14.43元/公斤,市场整体的交投随着二育的入场快涨快跌。产能过剩与消费转型的双重压制,使行业已步入 “弱反弹、慢出清” 的新周期。
技术创新:行业生存的关键
猪价的高低起伏让养殖户既期待又恐惧。面对市场波动和成本压力,技术创新成为养殖户生存的关键。智能化养殖设备、大数据管理技术等新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养殖户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通过科学的市场预测和合理的生产规划,养殖户可以在市场波动中占据主动。灵活的销售策略和精准的市场分析,有助于养殖户在市场低谷期存活下来,并在高峰期抓住机遇。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版权归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钢联)所有,受我的钢联委托,在此声明禁止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违法转载或使用,否则将会受到法律追究。如有合作意向,请联系我的钢联,网址:https://www.mysteel.com